在中国零售业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驱动因素。从大卖场的黄金时期到区域零售商的崛起,再到新零售运动的兴起,零售行业不断演变,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以下是对中国零售业3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分析。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大卖场黄金20年(1995-2015)
这一阶段,大卖场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成为零售行业的主力军。大卖场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站式购齐和真品低价。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门店销售屡创新高,成为全球“店王”。消费者可以在大卖场中找到几乎所有需要的商品,同时享受到低廉的价格和优质的商品质量。
区域零售商逆袭(2010-2020)
从2010年到2020年,区域零售商迅速崛起,成为零售行业的重要力量。这些零售商通过本地化元素重构大卖场模型,重视生鲜,快速学习和复制成功经验,成功击败了全国性和国际性大卖场在当地的分店。区域零售商对本地市场的深刻理解和快速反应能力,使他们在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新零售运动(2016至今)
2016年,新零售运动开始兴起,盒马成为新零售的标杆。随后,各种新零售模型如O2O、前置仓、社区团购和折扣店相继涌现。新零售模型的成功依赖于生鲜化能力、线上化能力、质价比能力和数字化能力的提升。这些能力的综合运用,使新零售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生鲜化能力
生鲜化能力是新零售模型的核心竞争力。成功的零售企业在生鲜领域的成功在于其全品类生鲜标准化改造。传统的散装生鲜模式难以扩张和线上化,而标准化的生鲜产品不仅提高了门店运营效率,还为线上销售提供了保障。通过标准化的生鲜产品,零售企业可以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好的顾客体验。
线上化能力
线上化能力是新零售模型的另一重要能力。传统零售商在过去10年中对线上化的态度经历了从排斥到接受再到积极拥抱的过程。然而,线上化业务的占比仍然较低,主要原因在于传统零售商缺乏全域的线上运营能力。线上化不仅需要高效的拣货和履约能力,还需要高复购率和高用户活跃度。通过提升线上化能力,零售企业可以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销售效率。
质价比能力
质价比能力是零售商与供应商共赢的关键。提高质价比有两种途径:做定牌和供应链重构。做定牌的难度较大,而供应链重构则需要零售商具备全域能力,约束自身管理责任,避免将管理责任外溢给供应商。只有这样,零售商才能与供应商谈判,获得更低的价格,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
数字化能力
数字化能力是提升零售效率的关键。零售数字化包括用户数字化、商品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和门店数字化。其中,门店数字化是最难的部分,因为门店是一个“黑匣子”,商品和员工的状态难以实时掌握。通过提高门店的透明度,零售企业可以实现实时信息掌控,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数字化能力的提升,使零售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要想在零售行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关注三个关键要素:
生鲜鲜度
生鲜的鲜度是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鲜度的保障,其他价值无从谈起。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新鲜度有很高的要求,只有提供新鲜的生鲜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
标品低价
在质价比方面,标品的质量相同,价格低才有意义。零售商需要通过供应链重构和高效管理,降低标品的价格,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零售企业可以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盈利能力。
全渠道经营
线上销售是未来零售的必然趋势。零售商必须具备线上运营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全渠道经营,零售企业可以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销售效率,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数字化赋能是中小企业实现上述三个要素的关键工具。通过数字化手段,零售企业可以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线上销售能力。此外,服务力溢价也是提升零售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提供优质的餐饮、精品商品和良好的店内体验,零售企业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复购率。服务力溢价的提升,使零售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尽管门店数字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操作中,零售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建设难度大
全域数字化需要重新构建产品体系,难度较大。零售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才能实现门店的全面数字化。
运营难度大
员工和管理层不希望自己的工作被系统记录,导致运营难度增加。零售企业需要在员工培训和管理方面下功夫,才能确保数字化系统的顺利运行。
降低门店温度
系统化的管理可能降低门店的温度,影响员工与顾客的互动。零售企业需要在数字化和人性化之间找到平衡,才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破坏部门权力平衡
数字化可能破坏零售企业内部部门的权力平衡,需要管理层进行协调。零售企业需要在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方面进行调整,才能确保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
未来的零售业将更加注重生鲜化、线上化、质价比和数字化能力的提升。中小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赋能,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线上销售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零售企业还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
中国零售业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大卖场的黄金时期到区域零售商的崛起,再到新零售运动的兴起,零售行业不断演变,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未来,零售企业需要继续关注生鲜化、线上化、质价比和数字化能力的提升,通过数字化赋能和服务力溢价,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线上销售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内容整理自CCFA新消费论坛--2025中国零售业供应链大会上的演讲)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简称CCFA)供应链专业委员会由连锁零售、餐饮企业、品牌商、供应商、行业头部供应链公司的高层和行业专家等组成。委员会致力于推动中国连锁零售餐饮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商品订制、物流仓储、商品运营等供应链全链条的深度合作,促进上下游企业的交流与协同。委员会代表行业对外开展合作交流和政策协调、承担国家和行业供应链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建议、起草和落实推广、引进和推广先进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研讨活动等工作。欢迎更多相关企业关注并加入CCFA供应链委员会,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联系人:孙民仕,18610945892(同微信)
活动预告:2025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中国零售领袖峰会
时间:2025年11月18-20日
地点: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规模:1800人+
商务合作:
尹恒 18510248765
张林晶 15810362684
往期好文
扫码下载注册 连锁APP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推出官方APP。“连锁”APP提供行业资讯、公益证书培训、论坛参会报名和同行在线交流等功能,是连锁专业人士必备的工具型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