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对话日本零售专家深谷一文:超市3R商品的经营
最新动态
对话日本零售专家深谷一文:超市3R商品的经营
2025-07-213
作者:裴亮

6月底至7月初,协会组织会员企业赴日本研修,研修内容包括超市3R产品的开发、52MD和折扣业态的最新发展。研修班邀请了深谷一文、铃木哲男、根本重之三位专家做深度讲解,并带领学员到店观摩。考察的折扣类门店包括Lopia、BIG(永旺旗下)、OK超市、生鲜市场TOP!(住友商事旗下Mami Mart 的新业态)、FOOCOT(八百幸旗下),精品超市包括LIFE四代店、York Foods超市(伊藤洋华堂旗下)、Summit、KASUMI Blande(永旺旗下)。学习期间还参访了伊藤洋华堂研修中心和永旺集团,永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小型社区超市My Basket和创新型业态@Frozen的经营情况。笔者将本次研修和考察过程中与三位专家的交流内容,分三部分做个小结,以飨读者。






深谷一文先生是日本熟食产品开发专家,负责日本大荣的熟食业务多年,曾为家家悦、大张等企业提供咨询和辅导。


笔者:熟食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内涵,预制菜、3R食品、现制现售、超市餐饮化,这些概念都和熟食有关联。日本的熟食是如何界定的?包括哪些食品?


深谷:日本超市经营熟食,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60到80年代,熟食以配菜为主,有油炸食品、饭团,也有供应商提供手卷寿司和沙拉,进入90年代以后,熟食由配菜跃升为主菜,包括便当、寿司、调理面条、三明治、甜点等,熟食具备了完整的餐饮形态。2010年以后,熟食又有一次质的变化,那就是生鲜熟食的导入,超市内部的鱼、肉、菜等部门展开合作,包括与知名餐厅合作,开发更多冷冻熟食。


笔者:在中国,超市的熟食品类也在快速迭代,一些标杆超市像盒马、家家悦、天虹、雅斯等等,熟食开发和餐饮服务的投入都很大,还有很多超市在跟进。日本的超市导入熟食的历史更早,是哪些原因推动了超市的熟食经营?中国超市的熟食业务前景如何?


深谷: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家庭烹饪的变化,90年代,日本的女性开始进入职场,家庭饮食很难再依赖女性的家庭劳作,烹饪需要简单化、便利化;二是日本便利店导入熟食更早,便利店的熟食加工和经营为超市提供了经验和条件;三是90年代美国超市行业开始流行3R食品的概念,传入日本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在日本社会进入老龄化和少子化,对熟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中国也面临老龄化和少子化的情况,熟食的发展空间也会很大。


笔者:熟食对日本超市的业绩贡献如何?不同类型的超市在熟食的经营方式上是否存在差异?


深谷:熟食在超市的销售占比一直在稳步提升,七十年代大约只有3%,到九十年代提高到6%,目前的平均水平大约在12%左右。预计不久的将来占比可以达到18%,达到13万亿日元。在超市的四大生鲜部门中,熟食会超过鱼、肉、菜,成为最重要的品类。

不同类型的超市,熟食占比差异很大,像LIFE、York Foods、Summit、KASUMI Blande这些精品超市,熟食+烘焙的占比都在12%以上。像OK超市、Lopia这些折扣型超市,熟食占比大约只有4%~7%左右。3R食品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但比家庭烹饪的成本高,所以,折扣店的重点是提供更低价的食材,精品超市的重点是提供更多便利性的熟食制品。这也是两类超市的主要差别。


笔者:超市熟食加工离不开新的技术和设备,超市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也要相匹配。请你谈谈日本超市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和作法。


深谷:一个是加工设备的进步。从炸、蒸、煮、烤、冷却到包装到陈列,超市熟食加工的设备从厚重长大的家庭工业型向轻薄短小的节能、省力的自动化设备进化,比如蒸屉变身蒸汽对流设备、加压式蒸汽对流设备,烤制设备由燃气红外线烘烤机变身电机滚动式烤箱,冷却由自然冷却变身极速冷却柜,包材由PSP气泡托盘变身PP闭合型容器再到可再生的easy闭合容器。价签、陈列道具也都越来越现代化。特别是极速冷冻和氮气填充技术的应用,延长了熟食保质期,降低了损耗。

二是店内加工和PC中心的分工变化,比如冷熟食,以前店内烹饪和PC加工各占50%,现在店内只占20%,PC加工占了80%,再比如米饭和寿司,以前都是外部加工,现在店内加工占比已经达到70%,未来还会进一步提高。

三是生产计划和损耗控制:以前是根据经验确定产量和定价,现在导入了AI,可以对生产计划和价格变动做更精确的计算和优化,以减少损耗。在加工环节的作业分配上,现在普遍使用了LSP人员配置管理系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四是熟食的开发,以前主要依赖供应商,由指定的供应商负责开发。现在的开发主要由企业的商品管理部门承担。LIFE、八百幸、丸越和Summit这四家超市, 为提升首都圈物流效率,积极开展共同配送的合作。还发起合作联盟,旨在推动商品开发的基础生态建设。


笔者:熟食与超市经营的其他商品不同,熟食的经营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作为浸淫超市熟食经营几十年的资深专家,请介绍一下熟食的经营逻辑,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中国超市开发熟食一定大有裨益。


深谷:第一、要出好产品,既要有食品安全方面的HACCP管理,也要有五感、温度、时间和配方的美味管理。美味的基础是好的食材,好食材的成本一定更高,所以要把其他成本包括间接原材料费、直接人工费、销售管理费降下来,这样才能做到好吃不贵,才有性价比优势。

二是控制好损耗,熟食的四大损耗(出品率、降价、废弃和特卖)中,特卖的影响最大,所以折扣店不适合做熟食。

三是作业的改善,要做好五易(易看、易取、易运、易开、易移动)和三不(不用走动、不用找、不弄脏),即所谓的“安正早乐”,提高效率。

四是控制好FL比例,熟食的理想比例是55%,最好不要超过65%。[注:FL比例=(材料费+人力成本)÷售价]


笔者的观察:

当前,熟食与3R产品的开发也是国内超市普遍关注的话题。和日本一样,老龄化和少子化现象在国内的一线城市越来越普遍,消费者对饮食的便利化需求逐步增加,预制菜和3R产品成为消费热点。深谷一文先生的介绍对我们系统了解日本超市的熟食经营很有帮助。与日本的不同之处在于:一、国内餐饮外卖服务发达,削弱了超市在居民饮食消费中的支配地位(日本餐饮业占居民餐饮消费的20%,超市便利店占到30%。中国餐饮业占到居民食物消费的47%,超市便利店占比大约在15%左右)。二、在一二线城市,即时零售正在争夺超市包装食品和部分鲜食的的市场份额。因此,国内超市在吸收和借鉴日本同行熟食经营的做法和经验时,要充分考虑上述两个因素的影响。既要通过现制现售的方式吸引顾客到店,又要与餐饮企业形成差异化,特别是在性价比方面培育自身优势,盒马、奥乐齐、沃尔玛新开设的社区店,在这些方面都有成功的探索。相比之下,三四线市场的超市在熟食经营方面有更大的施展空间,雅斯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作者: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名誉会长,CCFA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图片


图片

往期好文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日本零售业考察有感
?德国折扣零售新观察
?陈立平教授:从零售革命到流通革命,中国超市行业如何跨越周期?
?超市调改中的舍得文化

扫码下载注册 连锁APP

图片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推出官方APP。“连锁”APP提供行业资讯、公益证书培训、论坛参会报名和同行在线交流等功能,是连锁专业人士必备的工具型APP。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