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日本超市行业白皮书解读(一):成本压力下的转型之路
最新动态
日本超市行业白皮书解读(一):成本压力下的转型之路
2025-09-112

CCFA|编译整理


日本超市行业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看似稳健的成绩单:行业总销售额达到约25.4兆日元,门店总数23,039家,全部门店(含新店)的销售额实现103.9%的增长,连续三年保持正增长。


但亮眼数据背后,是日益加剧的成本压力与结构性变革的迫切需求。日本全国超市协会发布的《超市白皮书2025年版》(以下简称“白皮书”),为我们揭示了日本超市行业在物价攀升、人口结构变化及消费行为变迁等多重挑战下的真实图景。基于这份白皮书原文内容,我们将推出系列解读文章,从数据与趋势中梳理出日本超市行业在多重挑战下的转型路径与未来机遇。




01 销售额微增背后的结构变化


从店铺规模来看,日本超市行业正在经历明显的结构转型。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日本全国超市门店总数为23,039家,较上年减少35家。其中,大型店(1,778家)和小型店(5,256家)分别减少18家和53家,中型店(16,005家)则逆势增长36家,呈现扩张态势。


行业全年总销售额约为25.4兆日元,从业人数约109万人。尽管门店总数略有下降,但销售额仍保持微增,主要得益于价格上涨带来的客单价提升。白皮书数据显示,卖场面积在1200~1600㎡的标准门店年均销售额约为13亿日元,品类构成中以食品为主力,其中日配品(20.5%)、一般食品(23.8%)、果蔬(15.6%)占比最高,非食品仅占5.4%。


02 经营成本持续攀升,人工压力尤为突出


2024年,日本超市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成本的大幅上涨。尤其是人工成本,约两成企业表示人工费上涨已威胁到经营持续性。工作方式改革、带薪休假义务化等措施使得依赖长时间劳动的运营变得困难。


工资上涨也使得达到“年收壁垒”的时间提前,需要比以往更多的人手,导致人工费和管理业务增加。


该国政府计划将原定2030年代中期实现的最低工资全国平均1500日元的目标提前到“2020年代”。2024年度最低工资全国平均为1055日元,要在2029年度达到1500日元,今后5年需要以平均7.3%的速度上调。


最低工资上升不仅意味着招聘时薪单价上涨,还需要与已录用员工的薪资保持平衡,导致全体员工薪资的重新审视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进货成本也持续居高不下,尤其是生鲜和食品类,导致销售价格持续上涨。因成本增加带来的涨价浪潮,与收入未见改善的消费者节约意识增强,导致零售业自身难以转嫁增加的经营成本,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


03 消费行为变化:高温、涨价与防灾需求叠加影响


2024年日本遭遇创纪录高温,平均气温较平年高出1.48度,消费者购物行为发生明显变化。约28.4%的人选择在凉爽时段购物,20%的人减少购物次数或选择更近的门店。年轻人更倾向于改变购物习惯,34.2%的20多岁消费者选择“更近的店”,而60岁以上仅15%。


此外,大米短缺报道、南海海槽地震预警、台风接近等突发事件,也带动了防灾物资、储备食品的短期热销,甚至出现排队抢购、限购等现象。


04 技术应用与服务创新:自助化与多元化并行


在人力成本压力下,日本超市企业加速技术应用。2024年,日本超市行业的自助收银机导入率达77.1%,其中自助结算收银占37.9%,自助扫描占13.4%。电子支付进一步普及,信用卡使用率92.5%,电子货币79.1%,QR码支付69.5%,但现金支付仍占58.1%,显示日本消费者支付习惯仍偏保守。


物流与加工中心使用率提升,通过型中心达68%,库存型中心53.1%,店内面包房(49%)、花卉卖场(89.9%)、有机食品专柜(38.6%)等差异化设置也成为吸引客流的亮点。


05 品类销售表现:涨价的喜与忧


果蔬类:受天气异常影响,行情持续高涨,2024年全年同比增长104.4%,但部分品类因价格过高动销放缓。


水产类:整体销售坚挺,但部分鱼种因渔获不佳、价格高企而销售不振。


畜产类:牛肉和猪肉价格高企,消费者转向鸡肉,导致畜产品类整体增长率仅101.1%。


熟食类:因高温回避烹饪需求增加,炸物、凉菜、米饭类热销,2024年全年增长103.4%。


日配类:涨价效应减弱,增长乏力,冬季商品因气温偏高销售不佳。


非食品类:在与其他业态竞争中凭借防灾商品、季节性用品(如防虫剂、暖宝宝)实现100.7%增长。


06 企业收益结构分析:控费能力成为盈利关键


实现营业利润,控制“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以下简称“销管费”)扮演着重要角色。“销管费”包含了广告宣传费、地租房租等几乎所有不包含在销售成本中的费用。


也就是说,无论销售额增减,“销售总利润”的扩大和“销管费”的抑制都是创造利润的关键。


数据显示,超市行业279家企业中,约八成实现盈利,两成陷入亏损。其中,“增收增益”企业占54.5%,但也有部分企业“增收不增利”,主要原因是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尤其是人工费)控制不力。


分析指出,销售额规模越小的企业,盈利压力越大。未满30亿日元的企业中,亏损比例达50.9%。而千亿日元以上规模的企业则通过高效运营和费用控制,实现了更高的利润率。


07 收益型经营与政策支持成关键


从白皮书的内容可知,日本超市行业要从“以销售额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向“收益重视型经营”,通过优化商品结构、控制成本、提升人效来实现可持续盈利。


政府也需在消费刺激、价格转嫁环境完善、零售业专项补贴等方面提供支持,尤其是在食品类别(占个人消费三成)中推出有效措施,帮助超市渡过经营危机。


日本超市行业正站在结构性变革的十字路口。人口减少、成本上升、消费行为变化等挑战仍在持续,但同时也催生了差异化经营、技术应用、供应链优化等新机遇。


素材来源:

《2025年版 スー パーマーケット白 書》——全国ス--マ-ケッ卜協会National Supermarket Association of Japan

www.super.or.jp



报告原文由日本流通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李雪博士提供










图片





图片


图片

往期好文

?商品是便利店发展第一生产力
?在“卷”的世界竞争——日本食品超市如何在饱和市场中“卷”出活法
?对话日本零售专家根本重之:日本超市的发展前景与管理创新

扫码登录注册 连锁小程序

图片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官方小程序:浏览行业资讯、公益证书培训、论坛参会报名、行业在线交流。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