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北黄骅一家200平方米的“小卖场”,到年销售收入240亿元的跨区域商业集团,信誉楼用40年时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县域零售发展之路。
在河北省黄骅市,1984年诞生的信誉楼如今已成长为拥有43家门店、4万员工、总资产80多亿元的商业集团。2024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近240亿元,纳税额超11亿元,位列中国连锁百强第30位,被誉为“百强企业中绝无仅有的长跑冠军”。
深耕县域:从“小卖场”到跨区域商业集团
信誉楼的发展轨迹与中国零售业的变迁紧密相连。当其他零售企业纷纷在一二线城市“攻城略地”时,信誉楼选择了差异化路径——深耕县域市场。
从发源地河北黄骅起步,信誉楼逐步将业务拓展至河北、山东、天津等地的县域市场。目前,43家门店大多位于县城或地级市,形成了独特的“县域商业网络”。
供应链创新:64%商品实现厂家直采或定制
在零售行业,供应链效率决定企业竞争力。信誉楼通过深化自营模式和源头直采,构建起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
目前,集团已有64%的商品实现厂家直采或定制,大幅降低采购成本,保障商品高质价比。在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方面,信誉楼已经与河北、山东等地的240个直采基地建立了合作,并完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溯源、每日抽检的品控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信誉楼还建设了超9000亩的合约基地,专门生产无农残的果蔬和水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生鲜商品。
自有品牌: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的差异化优势
在持续优化商品结构的同时,信誉楼将自有品牌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方向,着力推动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和品质化升级。
集团依托其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与优质生产企业深度合作,开发出一批高质价比的自有品牌商品。截至目前,信誉楼自有品牌已涉及食品、珠宝、百货、男女装、男女鞋等19个经营项目60余种商品,年销售额已突破20亿元。
以旱碱麦为原料加工制作的信誉楼自有品牌面粉,2024年销售超5200吨,不仅有效拉动了地方农业产业发展,也显著增强了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力。
数字化升级:现代化物流中心与全渠道布局
面对零售数字化趋势,信誉楼加快全渠道业务布局,强化物流链基础设施建设。
位于石家庄晋州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具备年配送1700万箱常规商品及10万吨生鲜的能力,并通过WMS系统实现库存高效调度与冷链全覆盖。
信誉楼还运用信息化技术,对食品实现了精准的保质期管理:通过将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录入系统,自动计算食品的临期时间,实时掌握食品的保质期状态,有效提高食品保质期管理水平。
服务创新:“视客为友”打造差异化体验
信誉楼注重门店环境升级与消费体验优化,通过项目调整、动线优化、设施更新,持续提升购物舒适度和场景吸引力。
桓台店通过优化停车场和休息区、增设宠物笼等便利设施,显著提升集客能力。2024年,该店进店客流同比提升5%,增加26万人次。
依托“视客为友”服务理念,信誉楼开启“真诚相伴,共创美好生活”服务新阶段,致力于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全方位服务和全渠道服务,让顾客在线上线下均能感受到服务的真诚与便捷。
政策响应: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潜力
信誉楼始终将落实国家促消费政策作为企业重要责任,主动对接、快速响应各类扩大内需举措。
得益于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加持,2024年上半年信誉楼电子家电品类销售20.94亿元,同比增长33%;家电品类受益于“国补”政策支持,销售3.49亿元,同比增长44.6%;3C类商品销售17.2亿元,同比增长32.07%。
在落实政策过程中,信誉楼通过“线上+线下+走出去”立体化宣传扩大政策知晓度,同时强化供应链与售后服务保障,坚决杜绝趁机涨价,确保政策实惠真正落到消费者手中。
启示:县域商业的“长跑”之道
信誉楼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对县域市场的深度理解、对供应链的持续优化、对自有品牌的长期投入,以及对诚信经营的不懈坚守。
在电商冲击、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县域商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信誉楼的经验表明,县域市场不是低端市场的代名词,而是需要精细化运营、差异化竞争的价值洼地。
对信誉楼而言,诚信经营不是口号,而是它立足市场的根本。它不是短期主义的投机者,而是长期的价值创造者.
四十年如一日,信誉楼用实践证明了:在商业的马拉松赛道上,慢就是快,诚信就是竞争力。
往期好文
? 《信誉楼的变与不变》
? 《信誉楼:打造优势供应链的背后逻辑》
扫码登录注册 连锁小程序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官方小程序:浏览行业资讯、公益证书培训、论坛参会报名、行业在线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