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以来,面对消费者“非必要不社交”的习惯,让依赖到店服务的美甲生意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行业内卷加剧——低价促销、抄袭设计、恶性竞争……曾经靠“颜值经济”的实体美甲店,纷纷陷入“不降价等死,降了价找死”的困局。进巍美甲品牌联合创始人,进巍美甲培训学校校长徐巍在美甲行业深耕27年,没有选择守着传统模式硬扛,脱下西装,架起手机,亲自下场做短视频和直播。
2020年,徐巍校长开始带着团队在直播间支起美甲台。直播内容没有花哨的营销套路,数据印证了判断:直播在线人数突破5000 +,评论区挤满“求链接”、“想学方法”的留言;20天时间直播涨粉7万,其中60%是精准的潜在客户。当线上流量被导流至线下门店时,带动了周边产品的热销——美甲工具包、甲片、穿戴甲、手膜、足膜、打磨机甚至定制款手绘笔,都成了直播间的“爆款”。
实体美甲店的“重资产模式”(房租、人工、装修)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脆弱得像层玻璃。因此,进巍美甲开出第一家“24小时不交房租的美甲店”,也是对“线上美甲服务”的深度探索。进巍推出的“云美甲”模式,本质是将传统美甲的“到店服务”拆解为“线上设计+线下服务”的灵活组合:消费者通过平台下单,选择喜欢的款式、甲型和甲片材质,由附近合作门店的技师接单。技师无需固定在门店等待,而是通过平台接单后上门服务,或顾客到店“即到即做”。更重要的是,平台抽成仅5%,创业者无需承担高额房租,只需专注服务本身。
这种模式使“24小时营业”不再是难题,夜间订单由兼职技师接单,清晨订单由早班技师处理,门店变成了“灵活服务站”。“不交房租”也不是空谈,通过共享场地、错峰用工,创业者的固定成本降低了70%。一位跟着进巍做“云美甲”的创业者曾算过账:传统门店月租金1.5万,加上人工、水电,每月至少亏3000元。加入“云美甲”后,只在小区底商租5-10平米的小工作室或者居家创业,首月就盈利2万多。
五年过去,当美甲行业逐渐走出疫情阴霾,进巍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依赖线下门店”的传统品牌。它不仅用直播重新定义了“美甲师IP”的价值,更用“云美甲”模式激活了整个行业的创业活力。截至目前,已有超千名创业者通过进巍的平台开出了线上美甲店,执行力强的创业者年营收超过50万。
进巍的“爆品思维”体系:选品要“戳中刚需”(比如宝妈要时间自由、年轻人要方便便宜)、内容要“真实到扎心”(拒绝摆拍,用生活场景共鸣)、转化要“闭环可复制”(短视频引流-直播间促单-私域沉淀-复购裂变)。但比方法论更重要的,是“陪跑式”赋能——从账号定位到内容脚本,从产品到用户运营,带着学员打磨每一个细节,甚至帮学员找工厂谈供应链、对接平台资源。
计划在2026年再开三家进巍“高端概念店”。没有传统美甲店的“热闹感”,却处处透着“精致”!
技师们手里握着的是健康又安全的产品,“我们要让顾客知道:高端美甲不是‘贵’,而是‘值得’。在这里做美甲,像在做一场‘指尖SPA’,结束不仅能带走漂亮的指甲,还能收获一份‘被认真对待’的心情。”
更关键的是,这种“高端化”并非“曲高和寡”,而是成为行业转型的“参考模板”。许多跟随进巍的创业者开始反思:“以前拼价格、拼速度,现在才明白,顾客愿意为‘专业’和‘体验’买单。
现在的进巍,已经从“连锁品牌”升级为“行业赋能平台”:全国超3000家合作门店接入“云美甲”系统,2000+创业者通过进巍的模式成功创业,学员的短视频账号总播放量突破2亿次……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普通人,用“美甲”重新定义了自己的生活;更是一个行业,在变革中找到的“向光而生”的勇气。
2000年创办,徐巍、徐进姐妹创立进巍美甲,凭行业“破局者”魄力,成为国内首个将美甲从零散手艺蜕变为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经营的标杆。二十五载深耕,打磨“统一形象、标准服务、系统培训”合伙人等连锁十大体系,让小众美业迈入规模化品质时代。品牌锚定“进巍,人生品位”内核,既承东方“手作敬物”传统,又以数字化管理赋能,技师持证上岗、会员专属美丽档案。成功运作了为“可复制的单店模式及单客赢利模式”。进巍不仅做大美甲市场蛋糕,更定义行业的多个标准:原来美甲,能被做成值得信赖的国民品牌。
CCFA美业工作组隶属于CCFA生活服务业专业委员会,于2024年10月正式成立。工作组面向美容、美发、美甲、美体塑形、皮肤管理等消费服务产业,致力于推动美业及各细分业态的健康发展。依托工作组,协会陆续推动团体标准《美业连锁店长岗位要求》的撰写、美业创新案例征集、美业交流访学、政策解读等工作的开展。
沟通CCFA 美业相关工作,或申请加入工作组,请添加微信:CCFANOW(注明姓名+公司简称)
往期好文
扫码登录注册 连锁小程序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官方小程序:浏览行业资讯、公益证书培训、论坛参会报名、行业在线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