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激活人才潜能,提升组织效能
最新动态
激活人才潜能,提升组织效能
2024-11-2315

11月20-21日,CCFA新消费论坛--2024中国连锁企业人力资源峰会在上海召开。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郭玉金带来题为《激活人才潜能,提升组织效能》的总结发言。他主要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对“激活人才潜能,提升组织效能”的思考。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代表,大家中午好:


时间飞逝,又是一年连锁HR人聚会交流之际。伴随着经济周期的转换、消费者需求的进一步收窄,我们的销售增长明显放缓、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剧。面对这一系列挑战,企业纷纷寻求应对之策,尤其是在企业内部治理、组织体系和人才建设方面,大家纷纷苦炼内功,探索转型升级。今天,我代表主办方,围绕“激活人才潜能,提升组织效能”这个主题,结合平时的走访调研和行业创新案例内容,与大家分享以下几点:


一、机制与文化并举,充分释放个体活力


员工是企业的活力之源,也是创新发展的源动力。从机制和文化两个方面来看,如何释放个体活力?我们先来谈机制,以机制创新撬动效率提升,让“千里马”不断涌现。从今年协会与恺杰零消公司合作的组织力调研中看到,受访企业中,有67.6%的企业表示公司在授权管理上有痛点,一方面源于信息化和流程上不支持,另一方面是员工能力不足,难以承接授权。同时也看到,在连续两年参加组织力调研,且都有校招生计划的56家企业中,近一半企业今年在引进大学生数量上明显下降。大家都知道激活个体活力和让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管是机制的建立,还是具体落地执行上,仍会打折扣。


今年5月,协会组织人力委成员企业赴银泰商业访学交流。银泰商业在用活机制方面值得同行学习思考。例如,他们推动营运、招商、企划、财务、HR、IT等核心和非核心经营单元的生产关系再定义,缩小作战单元,把指挥权留给一线,采取了类公司、业务增量分享以及阿米巴分成等机制,最大可能促进经营单位的自主创收,以及控制成本意识,形成了全员参与管理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


再看亚马逊公司,他们在提升员工工作认同感方面,采取了一项超乎常理的措施。每年向物流中心的员工提供高达5000美元的离职奖励,鼓励离职。很多人感到困惑,如何从商业角度解释亚马逊“付费离职”的合理性?从亚马逊的视角来看,这是在促动那些不开心、不满意或士气低落的员工主动思考:我是否要离职。亚马逊公司希望员工真心实意的,愿意留下来工作。长远看,这是在为企业节省资源,而更重要的是,员工留下来就意味着做出了认同企业的承诺,他们会更忠于企业,更全身心投入工作。


再来谈文化。文化建设是支持企业逆势增长并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越是困难的时候,文化的力量愈加重要。一方面凝聚员工形成合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逆势中做到回归初心,重新审视企业所开展的业务是否真的必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最正确的事情上,促使员工更加关注做对的事情,更加关注“顾客”这一中心。


今年8月,协会组织30余家会员企业走进湖北雅斯超市访学。雅斯的卖场设计非常美,其所打造的商业之“美”的背后,有着长期的文化引领和初心坚守。雅斯的企业文化崇尚“爱”——爱自己、爱家人、爱员工、爱顾客、爱社会。主导让顾客满意之前,先是要让员工满意。这份爱:


体现在对员工发自内心真诚的关爱,用言传身教教会员工做事;


体现在不过分倚赖少数高端人才,注重发现每一名普通员工的闪光点,帮助他们长出专业技能,认可并充分放权;


体现在给到员工满意收入和环境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公平的价值分配体系,公开竞争,让人才不断涌现,并为他们提供丰厚的价值回馈。


二、AI持续渗透岗位工作,降本增效的价值显性化


AI工具的出现和快速迭代,已经容不得我们思考“要不要?”的问题。哪些岗位,哪些工作内容,适合应用哪些应用工具?我们来看看张亮麻辣烫和苏宁易购两家公司的案例。


张亮麻辣烫,运用AI数字人,优化课程视频的生产流程,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制作一个高质量的内容从过去的5天缩短到1-2天,不仅减少了人工投入、缩短了产出周期,而且能更快速、更精准地赋能加盟商体系。苏宁易购,借助AI打造案例库和知识大脑,充分利用AIGC应用在案例萃取上,打造知识共享社群。


我们也看到众多企业,在人力资源领域做了广泛探索,例如岗位职责梳理、简历筛选、基础岗位的智能面试、员工绩效面谈、数字人直播带岗、业务经验萃取等,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并提升效率。同时,为了更好的推广AI应用,协会今年联合天虹、银泰、苏宁等企业,围绕业务端的高频场景AI化,开发了“连锁企业AI应用实战课”,上线后得到会员企业高度好评和积极上线学习。在这里,也动员大家积极组织相关岗位员工上线学习,一起推动人力资源效能的提升。


三、员工能力培养,从培训工作标准化建设上入手


培训效果难评估,培训投入与业绩增长正相关难,这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如果能把员工培训的标准化工作做起来,那考核工作就有了抓手,在培训投入上,也更加有理有据。我们在调研中看到,企业的培训费用,近两年有明显收缩趋势,2023年超半数企业年度培训预算不足100万元。同时,能力是跟人走的,但经验却可以留在组织里、沉淀在系统中,通过标准化,把能力萃取、量化并固化下来。我们来看几个企业的案例:


蜜雪冰城,他们的培训职能中下设标准化建设职能,也就是标准化应用部,从门店标准和产品标准两个维度,开发了各类管理手册及标准课件。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标准深加工工作,比如,开发图文标准手册,以及将“产品密码”也就是简化的配料表体现在产品标签上等等。


永辉超市,研发标准化教材,帮助新员工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培训中心联合业务部门将门店和物流两个序列的各岗位的重复性工作,研发成标准教材,总共开发教材课件及试题594套,岗位技能检核表75套。


伴随着行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销售业绩下滑是大多数企业的现状,向内部管理和精细化要效益也是必然。作为人力资源职能部门,我们的挑战和压力会越来越重,需要更加审慎的处理好业务发展与组织管理的平衡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一些企业在探索将HR、IT等中后台部门,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变,这一探索没有“好与不好”的标准答案,但我们要做好清晰定位,市场化不是降本增效的唯一方式,也不是证明自身价值的唯一方式。与业务充分协同、匹配战略是我们的第一角色。


最后,还是回归 “人”这一中心,读懂人性、尊重人性。对外围绕顾客,对内围绕员工,我们的每个思维、每一个动作,紧紧围绕“人”这个中心。


以上,是我的分享,感谢大家的聆听。



往期好文

? 《激活人才潜能,提升组织效能——2024中国连锁企业人力资源峰会在沪召开
? 《案例|产教融合之滔搏校园实训基地项目
《52周MD》课程重磅上线!干货抢先看

扫码下载注册 连锁APP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推出官方APP。“连锁”APP提供行业资讯、公益证书培训、论坛参会报名和同行在线交流等功能,是连锁专业人士必备的工具型APP。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